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主要职责,是党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发挥政治功能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党员理论武装不够扎实,以及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紧实等问题,这些问题削弱了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本文在“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下,探析如何通过政治引领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组织建设强化、作风锤炼强化和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五大策略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从而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五位一体”;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一、现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的概略
高校学生党支部承担着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主要职责,是党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抓手,提升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为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近年来,广大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得到提升、制度得到完善、建设得到加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政治引领作用,但其在发挥政治功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现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效验
1.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水平显著增强,党建进程推进对学生党员党性的锻炼作用明显。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照高校基层党组织“七个有力”建设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一先一优”特色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学霸微课堂”、“周而复始”等模块为特色抓手促进优良学风建设,以学生党员“五个一”及50小时志愿服务为制度标准实现党员精细化教育管理服务。
2.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政治建设制度的细化保障
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政治建设的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学生党支部基础党建提供了制度保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制定《关于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量化考核细则》、《信控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发展党员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基础建制规范了党员发展的流程,确保了党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党支部能够更加精准地选拔出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表现优异的同志加入党组织,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整体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的示范效果显著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设效果显著,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建样板党支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获批陕西省党建“双创”样板支部、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建设思路。样板党支部的示范效果能够显著赋能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彰显样板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能够让其他支部在学习的同时聚焦主题主线,瞄准重点任务,激发基层党建队伍的战斗力。部分样板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经验做法,能够借鉴到基层队伍,节约基层费力探索的精力时间成本,着重狠抓落实。
(二)现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发展窘境
1.高校基层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性问题
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必须严肃认真开展。学生党支部的政治生活虽然能够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按期开展,保证数量和频次,但在质量上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主题党日制度时不规范、模式化等,这使得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弱化了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学生支部活动往往以会议为主,内容多是传达文件精神或分享学习心得,长此以往导致活动效果很不理想。
2.学生党员理论武装不够扎实
当前实际中,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往往是照读原文、浅尝辄止,除了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主题党课、报告、讲座、参观活动以外,支部的学习形式陈旧单一,不生动、不接地气,党员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陈旧的学习方式难以激发党员的主动学习意识,使得理论学习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内化的过程。为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党支部牵头由书记审核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确保理论学习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其次,也要创新学生党支部的学习方式,除了日常专题讲座、观看影像资料、知识竞赛等,还可采取时政辩论会、新闻评析会、支部建设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步还可以强化理论学习的实践性,将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与实际专业学习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党员将专业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服务全体师生。
3.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扎实
由于支部组成人员是学生这一特定身份,学生会把大部分精力主要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因此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不能突出新意。党员活动大多以志愿服务、卫生清扫、参观学习等形式进行,没有充分突出党支部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缺乏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的对应性。
二、“全方位发展模式”下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策略分析
(一)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创新
“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是在传统五位一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的一次创新性拓展。其强调融合党的创新理论,实现政治功能的强化。该模式通过更加全面、系统、协同的方式,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建设、作风锤炼和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织密学生党员教育全覆盖、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培训网络,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策略研究
1.策略强化政治引领。
政治引领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航标与灵魂,它确保党支部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政治引领强化(政治建设深化)强调政治引领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性地引入“政治领航员”制度,选拔优秀党员担任领航员,负责带领其他党员开展政治学习和实践活动,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力。
首先须打造磨练一支“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素质过硬”的“政治领航员”。政治领航员须率先垂范,明确并坚守党的政治方向,确保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党员队伍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
一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发挥“政治领航员”在组织集体学习、座谈等形式的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党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应发挥“政治领航员”引领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通过演讲比赛、热门话题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就热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和交流,并通过学生党员对这些讨论和交流进行政治引导,培养其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强化思想教育的策略
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根基与源泉。高校学生党支部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心理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思想教育深化(文化建设与心理建设相结合)在传统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党员的心理建设和人文关怀,让学生党员做学生的心理“树洞”。创新性地提出“文化+心理”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文化建设中,形成独特的思想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党支部要加强学生党支部思想教育建设以及通过专业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其次,高校学生党支部一方面要通过组织深入挖掘学校及其周边区域文化特色,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体系,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形成既有历史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教育内容,通过组织举办读书分享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以及地区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倾听、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素质。
3.强化组织建设的策略
组织建设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架构与保障。组织建设细化(组织优化与团队建设结合)优化党支部组织架构,加强团队建设,创新性地引入“团队导师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组建“全员化”学生党组织育人团队,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标准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树政治和业务“双标杆”,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在支部组织和建设中的“头雁作用”,为学生党支部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团队导师制”来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并以党的最新政策为指导,明确组织建设方向。根据党的最新政策,高校学生党支部应着力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组织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做好学生党员顶层设计优化,引导党员干部走入基层党支部、发挥优秀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对教师党员的指导。三是建立党员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积分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良性育人环境。
4.强化作风锤炼的策略
作风锤炼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形象与作风展示。作风锤炼深化(作风建设与社会实践结合)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作风+实践”锤炼模式,鼓励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作风建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注重“作风+实践”开展作风建设。强化党性教育,提升党员作风意识,开展作风建设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改进,不断细化服务内容,贴近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注重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以党员志愿服务站为阵地,打造服务学生群体、展示学生党员良好风貌的优质平台,以实践强化支部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扩大政治影响力,注重作风建设成果的运用与转化,在善作善成中检验作风建设成果。
5.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策略
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实践与成长平台。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学业辅导与职业规划结合)在传统学业辅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党员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学业+职业”发展模式,将学业辅导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功能型学生党支部,形成独特的综合发展体系,发挥学生党员引领作用。
一是依托学生组织建立,为学生党员有效发挥作用提供组织平台,更能起到党建引领的作用。二是依托学生宿舍楼宇建立,将学生党支部建立在学生宿舍网格上,打破年级、专业界限,在试点楼栋中心设置一个功能型党支部,服务区域内所有学生,为其提供就业帮助和学业指导,“以点带面”形成学生宿舍网格化治理的新路径。建立学业互助平台,建立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评价机制,将学业促进成果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成果的宣传与推广。
(三)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的实施
首先,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确保每一项策略都能够落到实处。这要求学生党支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执行标准。同时,应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其次,学生党支部应注重培养党员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政治学习、思想交流和实践活动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能够提升党员的个人素质,也能够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研究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政治建设、制度完善和样板支部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党员理论武装不够扎实以及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通过“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的实施,提出了政治引领强化策略、思想教育强化策略、组织建设强化策略、作风锤炼强化策略和学业促进与综合发展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这些策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以及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本研究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上虽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主要基于特定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所有高校的实际情况。其次,研究在实施“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的预测和应对措施尚不充分。此外,研究对于如何更有效地量化评估策略实施效果的方法和工具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未来研究需要在更广泛的高校范围内进行,以增强研究结论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评估机制,以确保策略的有效实施和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周媛.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路径探索[J].大学,2023,(1): 22-25
[2]张岩青,景丽芳,石菊红. 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路径探析[J]. 大学教育,2021(06):35-37.
[3]蒋闰蕾,成盼攀.功能型党支部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展望[J].西部学刊,2024,(14): 91-94
[4]陈飞,万胜.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理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3):39-42
[5]古翠英.“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党组织育人功能的优化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4,(11):123-125.
[6]杨萍,韩继锋,于扬.基于组织力提升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2):269-270.
[7]朱盛楠.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提升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2):262-265.
[8]朱峻,郑欢,吕云鹏,徐文俊,林钰珍.新时代高校师生党支部融合共建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教育进展,2024,14(1):98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