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高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确保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党员干部提高这三种政治能力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提高高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确保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下是结合理论和实践案例,对如何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分析和研究。
一、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判断力是党员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高校党员干部要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运用政治原则作为思量标准,对政治现象、政治形势、政治关系等进行鉴别、分析与谋断,把握政治是非与政治本质的能力。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识别和判断各种政治现象和问题。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高校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首要任务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校党委要主动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努力成为提高“政治三力”的坚定践行者。
2. 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
提高政治判断力,需要高校党员干部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识别和判断各种政治现象和问题。
3. 运用政治原则作为衡量标准
高校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需要运用政治原则作为思量标准,对政治现象、政治形势、政治关系等进行鉴别、分析与谋断,把握政治是非与政治本质的能力。这意味着在面对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时,党员干部要能够从政治高度进行分析和判断,确保决策和行动符合党的政治要求。
4. 增强明辨行为是非的能力
全方位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必然要在国际交往中处理各种难题。高校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对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一般事务做到眼明心亮,能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端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5. 增强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高校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还需要增强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教育引导师生深化对党中央权威、人民至上、制度优势等“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6. 落实落细政治标准,提升政治综合能力
政治标准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高校党员干部要把好选人用人关,明确具体标准,使政治标准不停留于口头、不局限在理论,而是具有明确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上述措施,高校党员干部可以提高政治判断力,确保高校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提高政治领悟力
政治领悟力是指对党和国家政策、政治理论、政治规范、政治内涵和政治价值等的领会理解能力。高校党建要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守正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对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的领会理解。
1. 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政治认知力
政治领悟力的提升首先需要高校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要坚持学有所获,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及时学、深入学、持久学,重点突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不断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2. 准确把握政治方向,提升政治领悟力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提升政治领悟力的关键。高校领导干部要筑牢思想根基,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要站稳政治立场,严格政治纪律,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加强党性锻炼;要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3.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定力
提高政治站位是提升政治领悟力的重要途径。高校领导干部要保持政治清醒,正确认识发展形势,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增强政治自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把握政治大局和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水平。
4. 强化政治责任,提升政治担当能力
高校领导干部要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维度、全局的角度,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和体现到党建、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证。
5. 增强政治敏锐性,提升政治鉴别力
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准确辨明政治方向,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进工作时,应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对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准确研判、快速处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防止和克服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6. 夯实理论根基,提升政治领悟力
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高校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武装,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高校党员干部可以提高政治领悟力,确保高校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三、提高政治执行力
政治执行力是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任务的领导、决策、管理等实践能力。 提出,高校党建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赋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高校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1. 筑牢思想根基,对党忠诚老实
提高政治执行力,首先必须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党中央对于高等教育工作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2. 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执行力
高校领导干部要主动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敢于啃“硬骨头”、及时校准偏差,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工作、推动发展。要强化使命担当,善于啃“硬骨头”,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肩负起时代重托。
3. 加强政治历练,培养政治领导能力
政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中的砥砺磨炼。高校要选派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锻炼,引导干部投身实践,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成为单位渡难关、师生战风险的带头人和主心骨。
4. 落实落细政治标准,提升政治综合能力
政治标准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高校把好选人用人关,要落细落小落具体,明确具体标准,使政治标准不停留于口头、不局限在理论,而是具有明确针对性和实效性。
5. 加快建章立制,强化政治考核、政治监督
高校要不断完善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制度与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制度,对选人用人等涉及“三重一大”问题的事项做好政治监督,及时提醒警戒,有效纠正偏差。
6. 强调风险防控,增强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
高校结合外部环境的复杂形势,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培养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及时消除政治隐患。
通过上述措施,高校党员干部可以提高政治执行力,确保高校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四、实践探索
1、加强组织领导:高校党委要加强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切实加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
2、加强系统化思想淬炼: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高校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3、加快建章立制: 高校要不断完善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制度与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制度,对选人用人等涉及“三重一大”问题的事项做好政治监督。
4、监督融合:将党建监督与业务监督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联合监督机制。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在业务工作中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政策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业务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5、品牌建设:打造党建和业务“共同体”,通过打造党员示范路、党员先锋岗、公路便民服务站等项目,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有效统一起来,引领党员深入一线,以党建“软实力”激发养护“新动能”。
通过上述措施,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与业务深融互促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过硬政治能力推动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4-15.
[2]胡硕兵。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方法和路径——基于S市的调研[J].领导科学,2020(18):103-105.
[3]张全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努力提高政治能力[J].红旗文稿。202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