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岩应邀来校,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作题为《理论与古典戏曲》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邓建教授主持。
王小岩的报告基于学生论文选题的现状和自己的研究经历展开,从为何古典戏曲研究需要理论、如何用理论阐释古典戏曲、理论阐释古典戏曲的方法举例、走出理论与回到古典戏曲等四个方面,展示了东西方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对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视角性和方法性启示。在报告过程中,王小岩旁征博引,深入剖析,详细介绍了理论介入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走出阐释困境的意义以及理论介入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个体实践过程。其中,“晚期风格”与冯梦龙《万事足》、身份认同与汤沈之争、文化记忆与沈自晋《南词新谱》等三个案例彰显了理论在中国古典戏曲研究领域的跨学科和跨文化价值,对学生的启发性大。
报告结束后,邓建进行了点评和小结,指出报告既站在古典戏曲研究的学术前沿,又紧贴教师教学和学生论文选题的实际,极具启发性和操作性。他鼓励同学们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要带着世界视野,主动接触新兴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找到“新生命”。